客来敬茶
客来敬茶,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、文明古国的传统礼节。诚如当代“茶圣”吴觉农先生所说:“客人到家,不留请吃饭是可以的,不敬茶可是失礼的。”在这习俗上,我国不论江南还是塞北,大体相同。
客来敬茶这个礼仪,大概发轫于晋代。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《世说新语》有王濛饮茶一则:“司徒长史王濛好饮茶,人至辄命饮之,士大夫皆患之,每欲往候,必云:今日有水厄。”王濛出于好客,凡有客至,不论是谁,都拿出自己所好的茶来。可当时许多人还不习惯,把敬茶反当作“水厄”,真是辜负了王濛的一片诚意。晋时客来敬茶虽还未形成普遍的礼仪,但已见开端。以后随着饮茶的普及,尤其到了唐宋,茶道大行,使“水厄”一变而为“仙液”,客来敬茶遂成习俗。
客来敬茶,宋代最为时尚,也最讲究。当时不但客至设茶,送客还要点汤。宋代龚鼎臣《东原录》记有这样一件事:真宗时,晏殊任翰林学士。一天,真宗召见晏殊,赐座赐茶后,命晏殊起草诰命,事毕,复又点汤。宋佚名《锦绣万花谷》续集也有记载:“本朝旧讲读官,每见先赐座饮茶,乃延入阁门复坐。其后暂起,讲读毕复坐。饮汤乃退。”宫廷官府如此,民间也是这样。宋代《南窗纪谈》说:“客至即设茶,欲去则设汤,不知起于何时。然上自官府下至闾里,莫之或废。”可见设茶点汤的礼节在民间也是一样。
设茶与点汤有不同之处。宋代朱彧在《萍州可谈》中说:“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,或温或凉,未有不用甘草者。”点汤用的不是茶,而且有多种多样的,可能是按人不同等级及时令节气变换的。宋代赵希鹄《调燮类编》卷二“清饮”中载有很多汤品,如橘汤、暗香汤、天香汤、茉莉汤、柏叶汤、橙汤等。
设茶点汤的礼节,盛行于宋,曾被一些势利眼者弄得虚伪不堪。宋代袁文在《瓮中闲评》中说:“古人客来点茶,客罢点汤,此常礼也。近世则不然,客至点茶与汤,客主皆虚盏,已极好笑。”袁文是浙江鄞县人,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南宋。他所说的待客现象在南宋时已常见,不论茶与汤都是形式而已。
寒夜客来茶当酒 齐白石 作
清代官场中有一种陋习,叫端茶送客。官吏见客,分宾主上下首坐定之后,差役端上两碗有托盘的盖碗茶来,分放主宾面前,这茶照例是不吃的。当主人不愿多谈,欲催客人离去时,便左手把茶盘托起,右手一按茶碗盖,差役见示意,马上向外高呼:“送客!”逼得客人非走不可。
今天,以虚盏敬客和端茶送客的陋习,早已为历史所荡涤。客来敬茶这淳朴的民风习俗拭去旧日的尘埃,更显示出了我们民族以礼待客的传统美德,人们在品茗叙谈中,感受到亲切热情。
(图片来自网络。文字选自《茶之文史百题》,阮浩耕编著,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)